从却步到迈步 吊罗山热带雨林游风生水起
从却步到迈步 吊罗山热带雨林游风生水起
 


游客们在吊罗山旅游风景区里感受瀑布清凉。海南日报记者王凯 摄

    平素冷清的山路,现在不时能见到一辆辆轿车了,有时甚至能见到十多辆自驾旅游车组成的旅游团。

    继尖峰岭、霸王岭之后,吊罗山热带森林游也风生水起,吸引岛内外游客前来领略瀑布神奇、沟谷之妙、雨林天然氧吧以及生物多样奇观。

从却步到迈步

    从吊罗山山脚出发,盘旋18公里上山,在海拔900米处的原始森林边缘有座天湖度假村。这里常年气候凉爽,平均气温为20摄氏度,盛夏时气温比沿海平原低6至8摄氏度,是理想的避暑胜地。度假村里所有的客房都不装空调,体现了吊罗山人对这片清凉世界的自信。度假村背后青山无数,流岚缭绕,似散非散,如梦如幻。

    但在半年前,这座招待所还设备简陋,不堪入住,很难吸引客人。景区景点没有开发,行路颇不便利,诸多原因造成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游客光顾。

    没有游客就不敢投入改善设施,而不改善设施就更不能吸引游客,造成恶性循环。去年,在省林业局的指导下,吊罗山林业局决策层转变了思想,希望通过森林游摆脱长期困扰林业发展的消极保护与单一利用模式,初步形成森林资源保护与多元开发并重的建设管理思路。

    吊罗山林业局局长谢明东介绍,在省林业局的支持下,吊罗山林业局投入资金改建天湖度假村,改造近百间木屋,形成热带雨林的木屋群,使游客入住其间既能享受现代文明的便利,又可体味雨林生态的别样感觉。为了让天湖度假村名副其实,吊罗山林业局重新改造、拓宽了天湖水面,形成了山水相映、林水相接的自然美景。在度假村,还增设了木屋餐厅和可容纳百人开会的会议室。针对一些景点进入不方便、不安全的状况,吊罗山林业局还修建了木栈道,方便游客零距离接触秀美的山水。

    吊罗山的森林旅游终于破题,以往由于接待设施滞后而使人望而却步的吊罗山,如今对游客的吸引力大增。“五一”黄金周,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使度假村第一次尝到了爆满的滋味。

旅游资源富有魅力

    吊罗山是我国乃至世界难得的热带植物金库,植物种群极为丰富。吊罗山林业局副局长黎大江介绍,吊罗山植物多达3500多种,仅兰花就有250多种。进入海拔600米以上的山路以后,便可见到与侏罗纪时代的国家一类保护植物桫椤。这种植物进化至今已有三亿七千万年的历史了。还有国家二三类保护植物猪白术、坡垒、紫荆等珍稀树种遍布在60万亩的林区中,根抱石、高板根、古藤缠树、老茎生花、空中花篮、绞杀等雨林奇观同样可以见到。这里还有112种鸟类,34种动物,375种蝴蝶。

    在吊罗山观瀑令人荡气回肠,其大小瀑布多达数百条。从山下的服务基地出发,记者等人驱车在婉蜒的盘山公路上行车半个小时,越过绿树环抱如高山云海一般的小妹湖水库,很快便到了托南日瀑布的入口处。循声前行,70多米高的瀑布便映入眼帘,犹如一条硕大的白练,从碧空飞泻而下,悬挂于叠翠重岩之中,极为壮观。巨大的落差,在山脚形成一个墨绿的“仙水潭”。潭水清幽,四周山花漫野,鸟啼声声,与飞瀑交响,令人沉醉。乘车继续前行,又可见到“海南第一瀑”枫果瀑布,瀑布落差达200米,溪流汇成涌泉浩浩荡荡地从断崖上跌宕而下,声似洪钟,震撼沟谷,场面之壮观,气势之恢宏,令人大开眼界。还有姐妹潭瀑布、仙女潭瀑布等,也都值得一观。

    多年从事旅游项目策划的冯先生认为,在海南的原始林区中,吊罗山的区域位置最优,距离三亚市88公里,距离海南东线高速公路陵水出口仅20公里,可以依托海南东线旅游的热度,形成山海相依的格局。吊罗山森林旅游潜力不容忽视。

需加大投入造品牌

    吊罗山有独特生态资源作为竞争力的基础,但刚刚破题的雨林游要真正形成热度还需时日。

    多次前往吊罗山度假的陈先生认为,吊罗山的基础设施虽然有一定的改善,但按照度假接待的标准衡量,仍显滞后。比如道路的畅达不够,高档次的接待设施欠缺,与森林旅游相配套的产业还没有,应急服务体系也没有建立,提炼展示森林旅游文化方面做的也不够等等。他认为,热带雨林的旅游应该区别于一般的森林旅游,在森林旅游文化的挖掘方面,做得还不够。他甚至建议,热带雨林遇见蚂蟥是正常的事,为了消除人们对蚂蟥的恐惧心理,能不能搞个蚂蟥展览室,介绍蚂蟥的各种知识,同时告诉游客如何预防蚂蟥等。

    吊罗山林业局局长谢明东表示,吊罗山将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建上山的公路,并通过招商引资,引入有实力的开发商提升接待设施的档次,继续开发旅游产品,开发旅游线路,使吊罗山热带雨林旅游形成较大的产业延伸力、辐射力。

 

海南省中国旅行社三亚分社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号:L-HAN-GJ00002-FS-SY008
地址:中国三亚市祥瑞路中旅办公楼 邮编:572000 旅游投诉电话:1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