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讯:日前,国外非常流行的“预约旅游”开始在国内出现,引起不小轰动。旅游一经预约,就可让游客在旺季享受到淡季价格,相当实惠。不过河南业内人士认为,由于环境、消费习惯的不同,“预约旅游”能否在国内推广,还有待时间考验。
“预约旅游”走近河南消费者
8月的东南亚和海南,都是旅游的热点。但如果你安排好确切的时间,并提前1个月到旅行社预订旅游产品,就有可能节省1000元左右的价格。近期,浙江杭州有旅行社打出了“预约旅游”的产品,推出了一些热门线路的超低价。产品一推出,就受到了不少人关注,但最后却是叫好不叫座。
“预约旅游”对于游客来讲可省下一笔不少的费用,而对于航空公司、宾馆等服务部门也有不少好处。由于航空公司、宾馆都希望尽可能早地知道将要前来订票、订房者的人数,以设定机票和房间的折扣及价格。而“预约旅游”的客人可以给航空公司及宾馆一个大致的预期。因此,航空公司及宾馆愿意提供一些比市面折扣更低的价格,给这些提前预约的客人。
旅行社期待“预约旅游”
“旅游客源是旅行社很头疼的问题,因为不少的游客都没有提前筹划的习惯,往往是周六出游,周五下午才着手准备。甚至在半夜,还会有游客打电话咨询第二天的旅游。做旅行社业务像是在钢丝绳上跳舞,风险很大,必须有足够的耐性和胆识。有时候,广告已经登了、票已经出了、车已经找了、房也已经订了,可是马上就要出发了,报名的人仍寥寥无几,着实令人着急。如果能通过预约旅游机制把风险化为最小,我们甘愿让利给游客。”郑州市某旅行社的张经理告诉记者。
一些业内人士在期待中,对“预约旅游”也有些担心。他们认为,当前国内整个旅游行业机制不健全、运行不规范,有的还存在信用程度低等现状,游客在面对这样的“预期”性产品时,无法完全放下心来享受服务。旅游又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商品,不确定性大,受外界影响大,弄不好就不能成行。因此这样的旅行方式,可能会遭遇寒流。
要立足还有很长路要走
长久以来,外来的旅游观念一直在冲击着国内旅游市场,它们中有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改变了中国旅游业的格局,比如“自由行”概念,而有的却因为不符合中国市场实际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比如“换房旅游”。而“预约旅游”是否可以“本土化”并在市场上立足,还需要时间检验。
其实,在旅行社等业内人士的眼中,这样的旅行方式的推广,与其说推的是一种产品,还不如说是一种新的旅游理念。而这种新的旅游理念的普及,不仅仅是通过旅行社,还需要航空公司、景区、酒店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据了解,随着“预约旅游”产品的推出,一些细节问题也开始被列入讨论议程:比如游客确定了出团日期,并支付了相关费用,一旦修改日期,是否造成违约,是否要支付违约金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