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国际游艇巨头相中,三亚游艇产业迎来“春天”
被国际游艇巨头相中,三亚游艇产业迎来“春天”

  

6月11日讯

     聚焦理由:
  
  根据统计,世界游艇年消费额高达400亿美元。而中国水上休闲业正方兴未艾,发展空间巨大。种种迹象表明,国内游艇经济已经进入萌芽期。
  
  有专家指出,目前,我国陆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已经饱和,景观水系资源的发展必定成为一个新的旅游亮点,游艇业将会发展成为中国极具潜力的新兴产业。
  
  三亚市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积极鼓励发展私人游艇和企业会所,建设中国一流的游艇基地。
  
  毫无疑问,发展游艇业,三亚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三亚正走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国际游客年年增长。但游艇毕竟是奢侈消费品,是富人的“玩具”,市场的培育、后勤保障、产业法规以及安全等问题,都应该事先统筹考虑,才能保证这一产业的健康发展。
  
  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6月8日开幕的第四届珠洽会上,深圳鸿洲集团与意大利法拉帝集团就建设及运营三亚鸿洲国际游艇会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种种迹象表明,三亚即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游艇产业的“春天”。
  
  依意向书,意大利法拉帝集团协助设计建设三亚鸿洲国际游艇会;深圳鸿洲集团投入巨资购置法拉帝旗下豪华游艇;双方合作在三亚鸿洲国际游艇会建立法拉帝游艇体验、培训和支持基地;双方致力于推动法拉帝游艇在中国的销售等。据悉,法拉帝集团是欧洲第一大豪华游艇设计制造公司。
  
  游艇是一种非常奢侈的“玩具”,与F1赛车和高尔夫球列为三大高档消费品。在发达国家,集休闲、运动、办公、商务、联谊等功能于一身的游艇运动是很时髦的休闲娱乐方式。
  
  游艇热烧到中国后,也迅速引起各地的重视。浙江有14家企业有意涉足游艇制造业,欲建成长三角乃至全国的游艇产业聚集地和制造中心之一。上海则在奉贤金汇港规划启建了一个拥有2000个泊位的游艇产业专区,利用黄浦江和苏州河,规划发展融合制造业及服务业为一体的游艇经济。青岛借助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配套项目,在民间掀起游艇驾照培训热。海口也宣布,“十一五”期间将努力建设一个大型游艇基地,设置600个游艇泊位。
  
  业界认为,三亚有发展游艇业的绝佳先天优势。三亚东西两河入海口处近50万平方米的域区,是一流的天然避风港,而且一年四季都可以正常使用。众多世界顶级游艇生产商考察认为,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建设一流游艇基地的选址。而且,作为全国最具盛名的热带滨海旅游度假胜地,三亚每年都接待约全国、全世界500万各地游客,相当部分为极具消费潜力的高端游客。
  
  据了解,目前,中国约有20家游艇俱乐部,大部分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和长三角地区,但受游艇政策和俱乐部的地理条件、规模限制等影响,作为一项奢侈消费项目,中国的游艇产业一直徘徊不前。
    这种情况同样在三亚也得到印证。在民间种种力量或明或暗的推动下,三亚的游艇产业已摸索了几年时间,但一直没有得到明确的官方支持,游艇产业也始终没有“浮出水面”。实际上,近两年,三亚打上“游艇经济”印记的符号越来越多:数十家企业拥有游艇、咨询办理私家游艇的人渐多、报名考取游艇驾照的也渐多、致力于服务游艇产业的船东协会成立了、地产商建造的海岸与河岸别墅都配有私家游艇码头、国际游艇巨头也相中了三亚……
  
  也许是受到民间力量的推动,也许是看中游艇产业的发展前景,三亚市“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积极鼓励发展私人游艇和企业会所,建设中国一流的游艇基地。三亚首次旗帜鲜明地亮出了“游艇”大旗。与其相配套的相对应措施是,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深度开发潜水、垂钓、冲浪、帆船、海底观光和海上游三亚等旅游项目,开发建设高品位的海洋文化主题公园,大力发展海上旅游。
  
  三亚:私家游艇仍是零
  
  海上游,已成为三亚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方向。但记者从三亚市有关部门获悉,与迅猛增长的私家车比,三亚的私家游艇仍为零。与此相比,拥有“游艇驾照”的人,远远低于有汽车驾照的人。
  
  不久前,三亚蜈支洲岛又新购进一艘价值上百万元的游艇。记者从三亚海事局获悉,三亚目前登记在册的拥有游艇的企业共有47家,游艇总数达到340多艘,但所有游艇全部是企业所有,没有一艘是注册在个人名下的。
  
  依相关规定,国家允许私人拥有游艇。近日,记者从三亚一些企业了解到:三亚发展海上游艇的条件很好,想购买作为内部员工休闲娱乐或接待所有,但对相关的办理手续很陌生。三亚海事局政务中心主任刘忠学说,到海事政务中心咨询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不乏外国人。他们咨询的事非常集中———如何办理私家游艇入户、如何考个游艇驾照。
  
  个人购买私家车,入户手续较为简单,但游艇入户却复杂得多。据了解,办理船舶登记入户程序需与海事、船级社、交通等部门打交道。购买人须先到海事部门登记,申请符合规定的船名,再向船厂订购。船名如同汽车牌号,为独一性。船出厂后,海事部门核准船舶的购买合同等文件后,才发放船舶所有权证书。船级社检验持有所有权证的船舶合格后,发放检验合格证书和国籍证书,船舶方能合法下海行驶。
  
  也就是说,汽车先购买后上牌,但游艇却是先有船名后才办理相关手续。
  
   “船舶游艇驾照”称为船员适任证书,依船吨位大小,分为不同的等级。只有持有适任证书的,方能驾驶船舶。这一点,与汽车驾照类似,分为不同的准驾证。三亚海事局透露,三亚持有适任证书的人不足千人。
  
  依即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申请船员适任证书,应当向海事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附送相关证明材料,通过海事部门组织的船员任职考试后才能发放。而且,法律规定,年龄在18至60岁之间才能申请。适任证书上注明适任的航区(线)、船舶类别、等级、职务、有效期限等。
  
  也就是说,海事局是适任证的考核部门———如同车管所考核汽车驾照一样。依相关规定,海事部门每人收取约1000元。但培训机构的收费标准,由依考取级别不同,从1000元至1万元不等。
  
  海南鱼翔公司的曾海龙也报名考取适任证,正等着开班。他说,现在报名的越来越多。但记者从海事部门了解到,目前海南的此类培训机构极少,海南也只有一二家。

    海上游乐项目属于高危险性的娱乐项目,西方很多国家都为此颁布了很多法律法规。钟震山无奈地说,游艇的营业资格、出海人员的合法有效资格、经营场所的安全标示、救生设施的相关规格、救生人员的合法有效资格、出海预警机制等问题都需要详细的地方规定。
  
  三亚公安局边防支队负责人说,在对海上游乐项目进行执法检查和处罚时却拿不出相关法律依据让他们非常尴尬,有时只能引导整改。
  
  多头管理致安全隐患
  
  一家游艇公司负责人说,开发海上游乐项目非常难,必须“过9道关”。钟震山说,有9个部门有权限对海上游乐项目的经营进行管理,各部门的职能重复让有效管理成了空话,海上游乐项目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经营海上娱乐项目必须接受海事、旅游、文体、交通、边防、安全生产监管等9个部门的管理。但是多头管理却变成了权责的不明确,目前只有边防、海事、交通等部门与经营者的联系较为密切。
  
  原本只有维护社会治安职能的边防部门却担负起了安全指导、排查安全隐患的工作。而当排查到安全隐患时,边防部门却又无权限进行强制措施。据三亚边防支队有关负责人介绍,在亚龙湾、大东海、天涯海角海域等进行海上娱乐项目的游艇及操作人员有很多都没有有效资格证件。有些经营者称不知在何处进行培训、获取资格证。干警们排查发现,很多海上游乐项目根本没有救生设施,救生人员不具备相关资格,经营海域也没有划定安全区域等,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钟震山说,三亚海上游乐项目发展迅速,为了让游艇经济迅速起飞,各部门需要密切配合,明确职能和权限,对海上游乐项目进行更加有效的管理。
  
  游艇能为一个景区开辟很多旅游项目,但是在三亚,各种海上游项目却让景区既爱又恨———
  
  海上游冲击景区接待量
  
  在三亚天涯海角、南山等景区的海域,各式船只载着游客往来于陆地与海洋间,一片繁忙。人丁兴旺应该给景区带来不错的收益,但各景区负责人却纷纷表示,海上游的混乱局面让景区吃尽了苦头。
  
  来三亚的不少游客都听说过或亲身体验过“海上游南山”、“海上游天涯”等旅游产品。游客们不仅可以上岸参观景区,还可以从海上一览景区全貌。但是这些“海上游”却都不是各个景区开发的旅游项目。
  
  长期以来,海上游项目都由当地一些村民具体经营,而拥有海域使用权的各景区却不仅得不到相应的海域使用租金,连上岸游客的门票费都无法收取,各项收益都被各类海上游项目经营者获取。
  
  天涯海角景区负责人算了一笔账,从2005年5月开始,由于海上游项目的冲击,景区日均游客量降到7000人次左右。今年3月21日开始,三亚开始集中整顿非法海上游天涯旅游项目,景区游客量增至1万多人次。非法“海上游南山项目”也对南山景区游客接待量造成一定冲击,据介绍,该景区每日约流失十分之一的游客量。
  
  为了既能挽回景区的损失,又能保证一些村民的生计,三亚市政府、天涯镇、天涯海角景区等进行了多次磋商。去年11月,天涯镇海上游乐有限公司成立,并与三亚市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经营“海上游天涯”项目协议》。但是,半年多来,由于各种海上游乐船只不符合海上经营的规格,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落后,该公司至今未得到相关经营许可,合作经营成一纸空文,天涯海角景区游客量继续流失。由于得不到各有关部门的认可,又经常出现敲诈游客、强买强卖等不法行为,大部分“海上游天涯”项目被三亚市政府列为整顿天涯海角旅游秩序的重点对象。
  
   “海上游南山”项目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据该景区负责人介绍,南山景区早已获得相关海域使用权,相关海上游项目的航线也已经得到有关部门的审批。但是,由于非法“海上游南山”项目的冲击,这项海上游乐计划一直搁浅。
  
  两景区负责人都纷纷表示,打击非法海上游乐项目是治理海上旅游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合理引导、合作共赢、充分开发,让游客放心、安全地进行海上游乐将是各有关部门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海南省中国旅行社三亚分社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号:L-HAN-GJ00002-FS-SY008
地址:中国三亚市祥瑞路中旅办公楼 邮编:572000 旅游投诉电话:1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