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晨报报道: 编者按:道路通畅是每个市民的心愿,然而在三亚各主要路段,人们却经常看到各种占道行为,这些占道行为既给市民游客的出行带来不便,又隐藏着交通隐患,同时也影响了市容市貌…… 应该说,在三亚“双提高”大行动中,经过多方努力,三亚整治违章占道经营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市区部分街巷店铺占道经营和流动摊点现象有所减少。但是,“占道经营”依然是一个“顽症”。近日,记者再次对这一现象进行调查,发现市区部分路段仍存在“摊点占道,行人难走”的状况,不少行人甚至被挤到机动车道上。 镜头一:摊点占道市民行路难 目击地点:市第一市场、新民街、建设街、商品街 这些地段以服装店、小家电、旧货、小摊点居多。据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介绍,这些路段也是重点整治管理的对象。 日前,记者来到建设街、第一市场,这里“店外店”现象非常普遍。商铺把一些小家电、服装就摆放在店外展示;不少二手家电店把冰箱、电视、洗衣机也摆放在店门口的人行道上。 虽然知道把服装、家电放在店外不便行人通行,但店家也表示有苦衷。“附近的店家都销售小家电电器,店面空间有限,客人在店内根本无法挑选。”据介绍,市第一市场商业圈人流不少,附近的几个路段占道经营现象由来已久,尤其是晚上的服装夜市,长期影响了附近的交通和市容。 镜头二:流动摊点大街小巷“打游击” 目击地点:市农垦医院、人民医院、大东海、榆亚大道、三亚湾路 这些路段经常看到一个个的小摊点,贩卖各种日常用品、水果、零食。这些现象在大多市民眼里早已见怪不怪。大部分市民都选择绕道而行。 在大东海区域各路段,小商小贩经营的商品大多为零食、水果,往往产生果皮、纸屑等杂物。这一长期以来形成的占道现象,直接在这一区域造成六乱,即乱吐、乱扔、乱摊、乱放、乱倒、乱挂,经营者在占道的街面上乱堆、乱放、乱倒要出售的产品,还有大量的果皮杂物等,环卫工人苦不堪言。更有些占道经营者还利用自身“流动性大”的特点,销售伪劣商品,坑害消费者。 镜头三:“定点”占道存在安全隐患 目击地点:第一市场 位于第一市场的服装“露天超市”,每天到了下午五时左右,一些小摊贩们便陆续出现在马路上。没过多久,在一片叫卖声中,人行道上就已经摆满了经营衣服鞋帽的各类摊点。 人行道上不仅摆满了各种摊位,而且摊位上也不知在什么时候还架起了许多电线,这些电线将几个不同的摊位连起来,有的几个摊位的电灯还共用一条电线,特别是在卖衣服的摊位上,还可以看到,有的电线里面的金属线都已经裸露出来,安全隐患就悬在这些占道经营者的头上。 在这条路上,记者走访了数十家各类店铺,店里和占道摊位上没有一个灭火器,更谈不上有防火救生示意图了。虽然路两边被占道者摊位上的灯光照得更亮了,显得很热闹,增加了这条路的人气,但缺少防火安全措施,一旦发生火灾,这条路恐怕会更“热闹”了。 镜头四:集贸市场摊位缺管理 目击地点:汽车总站市场、榆林市场、港华市场 每天凌晨开始,这些市场上就停放着各种各样的小型车辆和一担担蔬菜。早晨交易完后,路上烂菜烂篓等垃圾扔了一地,一片狼籍。而四处流动的摊位、堆放的商品也严重影响了交通。 记者发现,在这些集贸市场附近的占道者,大多以“游击队”的形式出现,在菜市场入口或紧邻的街道上设摊;也有不少是有固定摊位的商贩,将货物堆放在摊位附近的街道上。“游击”经营者买卖的货物、经营的时间随意性大,大多是自家种的蔬菜、捕捞的海鲜等。从早上五时到九时,有些摊贩看到顾客不多就转移到邻近的小巷,有的则索性挑起担子往其他菜市场赶。 分析:占道经营为何难以杜绝 近几年,我市有关部门加大了对城市主次干道、集贸市场、医院门口以及夜市违章占道经营的整治力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占道经营仍未走出“整治———回潮———再整治———再回潮”的怪圈。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占道经营现象普遍存在着设施简陋、卫生脏差和挤占道路、交通无序的状况,不仅破坏市容、污染环境,也加大市区道路交通压力,造成交通堵塞。 占道经营为什么屡禁不止?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占道经营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是店铺占道经营,商家把商品摆放到店门口,倚门设摊;一种是流动性摊点占道经营;一种是夜市占道;一种是马路大排档。一些小餐饮店经常把桌子、椅子摆到路边;还有一种是出店经营。有些摩托车、汽车修理店简直把店门口的人行道当成自己的作业场,不仅把路挤满了,还把人行道弄得油污斑斑。另一种常见的占道是交通占道,其中机动车驶入人行道或随意占道停车最为普遍。而在车站、商场的出口处,“摩的”占道候客的现象尤为严重。还有些市民占道摆放桌椅,聚在一起聊天、打牌。夏天,他们还光着膀子,成为街头“惹眼的景观”。另外,市民对盲道的作用认识也不够。 该负责人分析,违章占道经营是动态的,店铺随意倚门设摊,相关部门前来劝导的时候,他们又可以迅速拆摊,操作方便,难以监管;而流动性摊点更是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因为这类占道经营投入少、费用低、受益快,机动灵活、适应性强、调整快、“免”税收,“摊”随人走,而且“门槛”低,无论什么人都可以随时随地摆摊设点,不受限制。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三亚经济快速发展,大量外来人口拥入,他们从事蔬菜、水果、烧烤、擦鞋等经营活动,并以占道经营为家庭经济收入主要来源。长期以来来,他们已经从单枪匹马,发展到携妻带子安营扎寨,四处流动和执法人员“打游击”,不仅侵占道路,增加道路交通压力,也给城市综合治理带来一定的难度,使违章占道经营久治难除。 据调查,一些本地找不到就业门路的市民,也靠摆摊设点来谋生。另外占道经营屡禁不止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个别市民游客的纵容。近几年,三亚发展建设日新月异,小区数量和规模日益扩大,楼底门面数量激增,旅游人口迅猛增长,在城市繁华区内,超市、菜市场鳞次栉比,但是,个别市民游客仍图一时的方便,不愿意到超市、菜市场等店内消费,而是直接向这些摊点购买商品,为违章占道经营提供生存空间。 建议:疏导结合齐抓共管 长期以来,市区主次干道、集贸市场的倚门设摊、占道设摊、流动设摊等违章占道行为一直是造成市区道路交通拥堵的一大因素。在“双提高”整治大行动中,市综合执法局加大了对这些地方的管理和整治。然而,最好的办法是推行分片管理责任制。根据区域、网点布局,划分责任区,明确各相关单位的责任区域,层层分解任务,指定专人负责,将责任落实到人头,实行定路段、定人、定责任,并将管理的绩效与队伍、队员的奖惩、晋升直接挂钩,切实加大整治力度,对那些屡教不改、屡罚不改的违章占道经营者,采取发现一个、取缔一个的措施,决不姑息。同时,各街道居委会、工商、交通、环保、卫生防疫、公安等相关职能部门也要严格履行各自的职责,加强巡查监控,举一反三,在本辖区内重要路段、重要区域实行长效管理,从源头上杜绝占道经营,确保市容市貌环境整洁、优美、有序。 采访中,有的市民认为,加强占道经营的长效管理,还应该针对违章占道经营摊点中以水果和小吃居多的现状,考虑在不影响交通、不影响市容环境、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的前提下,根据市场需要,在适当路段,利用空闲场地规划、建设一批简易市场,使所有的水果、小吃摊点都进入指定地点经营。同时,要规范管理,使之成为一道人民满意的“风景线”,这样,既可以还路于民,又能满足广大群众的一时急需,还可以促进进城农民及下岗人员等社会弱势群体就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