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果园香飘万里
绿色果园香飘万里
 
 
———南滨农场发展现代农业侧记

  
本报记者 黄世锋


  三月天的南滨农场,花红树绿,蜂蝶飞舞,果园飘香。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记者慕名来到了该场,只见一片片碧绿的坡地和田洋,皮色光洁的贵妃、台农、象牙果等品种芒果挂满枝头;硕大、鲜绿的香蕉叶正迎风招展,职工们在果地里正忙着采摘芒果、香蕉。

  优良的作物品种,果树成林,交通便利,旱涝保收……走进“全国高科技热带观光农业示范农场”———南滨农场,处处散发着发展现代农业的气息。

  
科技催生现代果园

  在农场职工卢韶、卢晓丽等人共同承包的50亩果园,记者看到了10多个工人在采摘芒果的火热场面。卢韶兴奋地告诉记者,他们今年所有的芒果都已被内地订单户抢购一空,不用为销果难犯愁了。

  老卢的果实为何卖得这么火?记者与老卢唠了起来。老卢说,南滨是国家南繁基地,常引来全国各大科研单位和院校的专家、技术人员,这也为广大职工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在虚心地向专家们学好无公害种植技术后,他的果树从不施加化肥、激素之类,而是施有机肥,并在种植过程中精心管理,使芒果的果色好、口感好。

  在农场采访时,记者感到空气干燥而闷热,而在香蕉、瓜果菜基地里,看到的却是令人惊讶的另外一种景象:翠绿的农作物长势喜人,比水源丰富的地方还要好。职工丁朝平、张伟告诉记者,他们种植香蕉采用的是节水技术,育苗用的是营养袋,栽种时是薄膜覆盖,挂果期用的是滴灌,采用的种苗是无性育苗的试管香蕉,全过程都是讲究“科技”两字。近年来,南滨农场充分利用优越的气候与南繁科研品牌发展成为国家热带农业示范基地,通过本地品种优化和外来优良品种引进,对全场芒果、香蕉和反季节瓜菜在修剪、施肥、灌溉、排水等多个操作程序上实行了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使农场职工的果园不断富有高科技含量。

   2006年,农场继2001年、2002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高科技热带观光农业示范农场”之后,又获“全国香蕉标准化生产示范农场”称号。

  
果园种出亿元产值

   “2006年,南滨农场职工群众种地种出了1.2亿元产值!”今年春节过后,这个喜人的消息立刻传遍了整个海南垦区。“农场职工几乎家家有果园,户户有产业!”农场场长叶孙民高兴地向记者介绍,南滨年平均气温24.7℃,年均降雨量达1253.7毫米,土层深厚,具备发展高效农业、生物育种的天然条件。目前,该场已建成了橡胶、芒果、香蕉、反季节瓜菜四大生产基地。

  如今,农场许多干部职工还是个“小场主”,自己安心去上班,果园请经过技术培训的外来劳务人员打理,下班或双休日才到园里“走走看看”。昔日该场比较棘手的并场队、转制队,现90%以上职工已通过科学种植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去冬今春,农场及时组织职工进行反季节瓜菜生产,职工群众喜获丰收,种出了上亿元的产值,成为海南农垦的骄傲。

  
文明生态村惠及职工

   “农场创建文明生态村让我们职工真正享了福!”在农场最为边远南雅区7队(山区),职工史文忠正和远在广东的亲友通电话,他笑容满堆地对记者说,前几年,这里还是通信的“盲区”,他要经常跑到十几公里的附近连队通电话。随着农场水果园区面积的扩大,农村和职工的经济收入也逐年增多,富裕起来的职工更表现出了要改变居住环境的强烈愿望。

  去年,南滨率先在海南垦区提出创建文明生态村。经过一年时间的创建,如今,农场职工家居掩映在绿阴中,果林与职工楼房错落有致,有些黎族队和难侨队的居民楼群规范别致,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非常引人注目,别有一番农垦风情。目前,农场已基本实现了居民点道路硬板化、排污无害化、绿化环境标准化;实现村村通电,电话普及率和移动电话覆盖率达到100%。
海南省中国旅行社三亚分社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号:L-HAN-GJ00002-FS-SY008
地址:中国三亚市祥瑞路中旅办公楼 邮编:572000 旅游投诉电话:1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