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按照“中强、西拓、东优、南控”的发展思路,以广阔的视野拓展海口的城市发展空间,逐步形成中心带动、轴线辐射、组团式的城市发展格局。按照“绿色城市”的定位目标,海口将建设成一个知名的绿色生态城市,拥有一流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理想第二居住地,具有服务设施最优,经济实力最强的海南省经济中心城市及最具浪漫和活力的热带滨海旅游度假休闲之都。
中强:建海口湾大剧院打造核心商务区
“海口主城区仍旧是近100万海口人日常生活的地方,要完善城市功能,加强治理“城市病”,让市民生活得更舒心。”
【局长解读】
完善城市功能治疗“城市病”
生活在城市中的百姓,最关心自己每天来来往往的地方会变成什么样子,他们的生活又会因周边城市环境的变化带来多少改变。在海口的发展思路中,不少市民最关心的莫过于“中强”怎么强?
海口市规划局局长吴建川告诉记者,“中强”怎么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最需要的就是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对“城市病”的治理,比如交通治理、环境污染的治理、地表水的治理,还有老街区的保护改造等等,通过这些方式来优化城市的环境,提升城市的品味。在近2-3年内,新埠岛、美丽沙片区、大英山综合商务区、玉沙村改造以及新港不夜城的改造等项目都要真正动起来。通过这些项目,将把城市打造得更精更美,将主城区打造成连接引领全省、辐射岛外的核心商务区。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居住在这座城市里的人生活得更舒服,工作更加顺心。
【独家信息】
世纪公园筹建海口湾大剧院
在采访中,吴建川向记者透露,目前海口正准备着手进行景观风貌研究,就是要研究海口哪些地方的景观风貌,是最让人心旷神怡的,能给市民带来愉悦。
他说,需要对海口的景观风貌进行细细的研究,尽量将海口的美展示出来,吸引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有利于城市旅游品牌的打造。70公顷的美丽沙公共建筑片区即将动起来,不久的将来,从美丽沙向万绿园看去,将有种类似于黄浦江外滩遥看浦东的感觉,而万绿园与美丽沙对望,将是海口最美丽的风景。
在世纪公园,海口正在筹划建设一个海口湾大剧院,对海口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设施,将建得跟悉尼歌剧院一样,成为海口的文化娱乐中心、旅游中心,成为标志性建筑。同时它也将成为海口这座旅游城市重要的旅游景点,也是市民日常休闲的好去处。
【背景资料】
“中强”:加强主城区建设,提升主城区水平。将府城等6个镇并入主城区,按主城区标准规划、建设、管理和发展。加快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的步伐,力争五年内基本完成改造任务。加快“一园两湖”、美丽沙片区、大英山综合商务区等重大项目建设,将主城区打造成为连接引领全省、辐射岛外的核心商务区。
西拓:海口保税区西移对接西部工业走廊
“保税区西移,是适应海口工业经济重心西移的发展需要,也是海南省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需要”
【局长解读】
西拓符合区域经济统筹发展
“海口要发展西部工业基地,要与周边区域协调起来,建成后将与我省西部工业走廊接轨,成为西部工业走廊的最东端。”吴建川认为通过西拓发展工业,符合海口城市发展的需要。
他说,从海口目前的布局来看,海口的工业只能在西部发展。可以试图从东往西看去,先是海口工业发展的几个工业区,比如高新区、药谷、狮子岭等,再往西走就是长流组团、老城工业区,接下来就是即将西移到那里的海口保税区,再继续往下走则延伸到临高的金牌开发区、洋浦开发区,以及东方。从全省工业布局的角度看来,海口选择西部发展工业是符合海南城乡总体规划的。
【独家信息】
保税区西移与马村港区港联动
海口保税区通过功能置换将西移,这件事情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之中。
“只有发展港口经济才能真正的将海南的工业做起来,作为全国25个枢纽港之一的马村港的发展将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国内外的经验已证明港口与保税区是连片发展的。”吴建川认为,只有海口保税区西移,才能真正发挥区港联动的优势,带动整个老城工业区的发展。
目前,因城市规划修编,以及港口功能调整形成的新的态势,对海口保税区发展形成了新的机遇。由于未与港区直接相连,使货物进出不流畅、费用高、功能发挥受到影响。
海口保税区的西移不仅是海口外向型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海口以港兴市,发展临港产业,增强城市经济实力的需要,也是我省调整工业布局,加快海南西部工业走廊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我省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快环北部湾经济圈发展的需要。
据悉,海口保税区计划用等面积土地置换的方式,选址依托马村枢纽港,在马村港易地建设,实现区港联动,充分利用保税区的政策、功能和港口优势,进一步完善海南对外开放的平台,增强海南产业竞争力。
【背景资料】
“西拓”:要加快西海岸新区建设,以行政中心建设为突破口,带动行政办公和总部经济功能区、教育和高科技产业功能区、旅游度假功能区建设;要把西部工业基地建设、临港物流园区建设与新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工业集中、物流畅通、新城崛起的西部大发展的良好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