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起,三亚出租车各类车型起步价调整为2公里内5元,2公里后每公里2元,超出城区20公里以上的回程空驶费为每公里2元,等候费每分钟为1元。在“五一”、“十一”、春节黄金周期间,起步价调整为10元。五一黄金周快来了,近3个月过去了,三亚市交通是否有了起色?市民、乘客、司机对这种调价有什么看法?近日,记者来到三亚交通局,专门就出租车调价给三亚交通带来的影响采访了三亚市交通局局长李明德。 对话李明德 出租车起步价曾五花八门 记者(以下简称记):今年初,三亚市交通局力排众议,出租车起步价硬是降了下来,当初调价的初衷是什么? 李明德(下简称李):2005年油价开始上涨后,出租车价格比较混乱的局面就出现了。当时价格五花八门里程价格不一,司机经常漫天要价宰客。与此同时,摩的遍布城市的所有角落,交通事故、“两抢”时有发生。 记:现行的价格又是如何确定下来的呢? 李:为了找到一个平衡点,制定出合理的出租车起步价和里程价,我局先后对武汉、广州、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出租车起步价和里程价价格进行考察。最后我们认为,要让更多人愿意乘坐出租车,就要适当降低乘车的门槛,而提高里程价,综合这些因素以后,政府有关部门举行了听证会,今年年初正式执行。 调价后司机收入不降反涨 记:此次调价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阻碍? 李:现在调价已经过了几个月了,起初的确有部分出租车司机想不通,但是起步价降低后,出租车司机的收入不降反升,平稳过渡也就有了保障。 记:三亚出租车起步价降低已经有近3个月了,系统地说,到底有哪些改变呢? 李:调价以来,经过交通部门上上下下的共同努力,三亚在出租车的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以说取得了一种多赢的局面。市民乘坐出租车便宜了,出租车司机收入提高了,而外地游客来三亚旅游也基本能放心打车了,三亚国际旅游城市的形象也提升了。 记:这些应该是比较直接的成效。我们都知道摩的与“双抢”几乎是孪生子,来三亚的这些天,我们明显感到三亚的摩的似乎并不是太多。这与这次调价是不是也有关系呢? 李:对,应该说这也是出租车起步价调整带来的一个间接影响。有关部门统计“两抢”案件中85%是发生与摩托车有关。现在,摩的数量明显减少了。出租车价格一旦被打破,市民就自然会选择乘坐出租车。 每天坐出租车暗访“不打表” 记:推行一项政策,最怕的就是令不行禁不止。听说李局长为了调查出租车是否存在不打表、乱收费的情况,还多次“暗访”? 李:我几乎下班后都会去坐出租车,最多的一次一天坐4趟。不过,有时候还是会碰上乱收费的情况。一天晚上,我坐出租车回家,司机不打表,最后被处理了。 我们与出租车公司签订了协议,对出租车以及相关公司进行严格的管理,一旦违规,就有可能“一次性死亡”。目前交通局应三亚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要制定更加严格的规定。 现在正在考虑让市民、游客参与到监督工作中来。马上就要推行的城市名片就是其中的一项,游客只要拿着名片,就能了解大部分景点到市内主要地点的距离、行走路线以及价格。 准备补充部分中高档轿车 记:以前不少游客反映打车难,不少三亚市民也时有被拒载的情况。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李:三亚市出租车指标是1200辆,目前数量仅有1067辆。我们迟迟不补充运力,就是考虑到,如果增加的数量过多,就会造成行业的动荡。目前,交通局准备补充一批中高档轿车,这些轿车将主要为国外游客、高端会务游客以及高档酒店客人准备。 记:五一、十一期间将起步价调整为10元是出于何种考虑? 李:目的就是让出租车运力能够向游客的方面倾斜,尽可能地先满足外地游客出行的需求。 各方反应 司机:省了讲价口水 20日晚,记者在解放路步行街专门对部分三亚市民进行了调查。从下榻的宾馆出发,记者招来了一辆出租车。司机郑某说,以前的起步价什么样的价格都有,但是都兴讲价,起步价也就成了摆设。 郑某说,现在不兴讲价,上车就打表,省了他们讲价的口水。尽管起步价降低了,可是随着里程价格上调到2元/公里,在起步价上损失的部分又在里程价格上找了回来,这样算起来,出租车司机并不亏,应该说挣的比以前多了。 市民:的士打表坐着放心 19时30分许,一位70多岁的老人家在步行街门口下了出租车。经了解,他是居住在东一路一巷吉利公寓的李先生。他说,来三亚居住也有好几年了,以前上车就要讲价的时候,他很少坐出租车,一来自己还不熟悉地形,不知道讲多少钱合适,二来也听说有宰客的情况,因此只要不太着急的时候,他还是愿意乘坐公交车。 不过,今年开始搞打表收费,降低起步价以后,他时不时还会乘坐出租车。“毕竟乘坐出租车还是比较安全。”老人家开心地说。 一对从果喜宾馆打车过来逛街的游客则表示,三亚出租车的起步价并不贵。尽管不少城市起步价只有3元,但是作为一个旅游城市,5元的起步价和2元/公里的价位都不算高,来旅游的人一般都能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