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女士在市里某超市挑选冰冻水产品时看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工作人员正忙着把刚打印出来的价格标签上的“重量”一栏剪去,在一旁的冷柜里,已经被分装好的冰冻银鱼、鳕鱼、虾仁的价格标签上,只有单价和总价,怎么也找不到重量。
为什么要把“重量”剪去?超市工作人员不作解释。一位很会持家的同事告诉她,超市不敢把重量标上去,因为含的水分太多了!事实上,在业内,冰冻水产品重量中都含“水分”,这几乎成了普遍现象。陈女士的疑问是,冷冻水产品里到底掺了多少水分?
墨鱼仔标称270克实重120克
记者挑选三亚的3家大型超市进行了实地调查。在3家超市中,有1家超市的冰冻水产品只标明单价和总价,而其他两家都标明了重量、单价和总价。
随后,记者在3家超市随机购买了9份冷冻水产品,包括5份虾仁、一份银鱼、一份小墨鱼仔、一份鱿鱼头和一份鳕鱼片,除2份虾仁是有品牌的袋装冷冻水产品外,其余7份是散装冷冻水产品。从外表看,虾仁、小墨鱼仔、鱿鱼头的个头都显得很饱满,只能看出表面有霜,看不出有很多冰块。购买的9份冰冻水产品都在自然状态下融化。随后,记者将沥去水分后的水产品称重,并将购买时的标称重量与沥去水分后的重量进行了对比。9种冷冻水产品里,含水分最多的是小墨鱼仔和银鱼,其次是虾仁,鱿鱼头、鳕鱼片。标称270克的小墨鱼仔,去水后的重量只有120克,只有标称重量的44%;银鱼在购买的时候,超市没有标出重量,测得含冰和去水后的重量分别是210克和90克,去水后的重量只占原来的43%。
因为虾仁几乎是每家超市必备的冰冻水产品,记者特地采购了5种虾仁,结果发现含水量最多的虾仁,去水后的重量只有原来的一半,含水量最少的虾仁,去水后的重量为原来的64%。化水后,鱿鱼头重量为原来的84%,鳕鱼片重量为原来的83%。
袋装虾仁掺水太多
考虑到掺水太多,与实际重量相差太大,有的厂家会在标注重量时减去部分水分。以品牌A的单冻虾仁为例,包装上的标称净重为200克,实测的含冰重量为260克。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专业人士说,这多出的60克往往被作为含冰块的“合理解释”。但实际上,化冰后虾仁的重量只有125克,冰块实际重量仍然高达135克。
而根据国家《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如果是标注净含量为200克,允许的短缺量为9克。
标价便宜其实更贵
业内人士解释,冰冻水产品含水分可以理解,问题是,有的商家为了让水产品在卖相上显得更加好看,标价打得更低一些,加的水越来越多。在实测之后发现,如果把买来的虾仁沥水称重,含水分多的这包虾仁实际价格反而更贵。
平时经常在农贸市场买菜的李女士说,自从她发现超市里的冰冻虾仁含水越来越多后,就很少去买了。“看起来价格是便宜了,可是越看越不明白了。”根据她的持家经验,有些冰冻虾仁水分太多,放入油锅炒的过程中还会出水并缩小。现在,她喜欢买新鲜虾剥出虾仁,炒制时不但不会出水,反而会涨大一些。虽然鲜虾比冰冻虾贵,每斤鲜虾30元,但摊主会在鲜虾快死的时候便宜卖出,16元就可买到1斤,李女士会选择这时候买入一些,去头后放入速冻箱。
|